最近,很多人在网络上热论陈东海。他到底是谁呢?
在东姑阿都拉曼当主席的联盟内,他起用了一位原是新闻从业员的陈东海,后来被委任为联盟总秘书。1
令人难以理解的是陈东海也因受宠于东姑,同时又以马华普通党员的身份担任马华受薪秘书。除了一人身兼两职外,陈东海在 “协助” 东姑方面也有其一手。1
他代表马华与东姑前往英伦谈判独立。1
吊诡的是,华团通过的议案和备忘录由大会主席刘伯群交给陈东海,以便在谈判时提出华社的意见,讵料陈东海事后竟说忘记这码事,也就是说,他根本没拿出来讨论。3
独立之前,华人提出的诉求很多,包括要求合法公民权,华文列为官方语言之一,平等对待华教,民族地位平等,马来人特别地位为期不得超过十五年…4
这些要求都获得当时的马华总会长兼创党人陈祯禄的同意,并表示准备提到伦敦的谈判桌上去。4
结果所托非人,派出去的陈东海竟然将华人的总要求丢掉;导致无人在谈判桌上提出华人的重大要求,种下今天华人长期有系统地被边缘化的恶果。4
陈东海这一 “阳奉阴违” 的行为在后来被指责出卖了华人的利益。3
由此可见,当年的陈东海背弃华社,干下匪夷所思的“恶行”。3
他显然是以东姑代表的身份在华社指手划脚,更把联盟这个组织搞成唯巫统马首是瞻。1
虽然陈东海表面上代表了马华出任联盟总秘书,实则他在马华党内没有显著的党职。1
只单凭他与东姑的关系,得以攀上联盟高职着实耐人寻味。1
由于联盟是个松弛的组织,只有紧要关头或选举时才发挥作用。东姑也就乐得陈东海扮演双重角色。1
不过,当1958年马华改选出现林苍祐的领导后,陈东海的日子已经不好过。乃在1958年4月20日获马华中委批准辞执行秘书一职。1
可是陈东海并没有退出政治,他靠向陈修信,出谋划策倒林苍祐。他也同时成为东姑的 “眼睛”,准备借助东姑的力量除掉林苍祐。1
最后他成功了,林苍祐与东姑决裂,个中原因乃因席位的分配问题闹僵关系,逼使林苍佑忍痛离开马华(1959年大选后)。1
当林苍祐一走,马华又进入了另一个政治阶段,党内不再需要改革,更不要什么 “革命”,陈修信被视为马华妥协政治的 “开山始祖”。2
忍辱负重的角色让马华退居二奶。下来的马华政治都是循着这一路向发展,所以我们不必惊讶,马华自陈修信以降,市面是贬多过褒的。2
由此可见陈东海这位联盟总秘书是克马华的,而不是维护马华的。马华也因之在联盟的地位逐渐下滑。1
除了政治以外,陈东海在商业邻域也有很大的成就。他是马来亚第一间钢铁厂 Malayawata 的主席。该钢铁厂六十年代建造时耗费了数亿元,并号称拥有东南亚当时最先进的设备。陈东海也曾经担任雪兰莪中华总商会会长。
当 “五一三” 事件之后,东姑失势,他的 “政治宠儿” 陈东海也跟着失去影响力。1
1972年,陈东海皈依伊斯兰教,Tun Razak 替他取了一个穆斯林名字叫 Mohamed Tahir。5
陈东海的逝世在华社引不起涟漪是意料中事,因为华社不要这样一个辜负民族大义的政客。2
Reference 参考:
- 谢诗堅,马华在联盟和国阵的角色
- 谢诗堅,马华的悲情政治
- 谢诗堅,改革马华阻力重重-林苍祐与杨邦孝的政治故事(二)
- 刘天球,“马华=卖华?”请读者自行判断
- 陈东海,The Prince and I